教学目标
1、让幼儿了解鼻子的基本结构和功能,知道鼻子是身体的重要器官之一。
2、通过观察、讨论和示范,引导幼儿运用美术手法表现鼻子的形态。
3、培养幼儿的观察力、想象力和创造力,激发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。
教学准备
1、绘画纸、彩色笔、水彩颜料、画笔等绘画工具。
2、实物或图片展示的鼻子模型,以及有关鼻子的书籍、图片等参考资料。
3、示范作品若干幅,展示不同形态的鼻子。
教学过程
1、导入新课
(1)教师带领幼儿做“闻香游戏”,引导幼儿感受鼻子的功能,激发幼儿对鼻子的兴趣。
(2)提问:“我们的鼻子有哪些功能?”“鼻子有哪些形态?”让幼儿自由发言,引出本节课的主题。
2、观察与讨论
(1)展示鼻子模型或图片,让幼儿观察鼻子的结构,了解鼻子的基本形态。
(2)讨论:“你见过的鼻子有哪些不同的形状?”让幼儿自由发言,分享彼此的观察经验。
(3)教师出示示范作品,引导幼儿欣赏不同形态的鼻子绘画作品,激发幼儿的创作欲望。
3、示范与指导
(1)教师现场示范绘画鼻子的过程,讲解绘画步骤和技巧。
(2)强调鼻子的基本结构,如鼻梁、鼻翼等,引导幼儿观察并尝试描绘。
(3)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,创作独特的鼻子形态。
4、幼儿创作
(1)分发绘画材料,让幼儿自由创作鼻子的绘画作品。
(2)教师巡回指导,鼓励幼儿大胆表现,引导幼儿运用丰富的色彩和线条表现鼻子的形态。
(3)提醒幼儿注意画面整洁,保持绘画环境安静有序。
5、展示与欣赏
(1)让幼儿将自己的作品展示在展示区,互相欣赏彼此的作品。
(2)鼓励幼儿互相评价,说说自己最喜欢的作品及其原因。
(3)教师总结评价,肯定幼儿的创作成果,提出改进意见,激发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。
6、延伸活动
(1)组织幼儿进行“创意鼻子”角色扮演游戏,让幼儿通过扮演不同的角色,展示自己创作的鼻子形态。
(2)鼓励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观察家庭成员的鼻子形态,尝试用画笔记录下来,增进亲子关系。
教学反思
1、在教学过程中,通过观察、讨论和示范,幼儿对鼻子的基本结构和形态有了更深入的了解,能够运用美术手法表现鼻子的形态。
2、在幼儿创作过程中,部分幼儿在表现鼻子形态时还存在一定的困难,需要教师给予更多的指导和帮助。
3、在展示与欣赏环节,应更加注重引导幼儿互相评价,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。
4、在延伸活动中,可以进一步丰富“创意鼻子”角色扮演游戏的内容,让幼儿在游戏中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。
5、本次教学通过让幼儿参与观察、讨论、示范、创作等环节,有效培养了幼儿的观察力、想象力和创造力,激发了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。
6、今后在教学中,可以进一步丰富教学资源,如增加实物鼻子模型、鼻子相关的绘本等,让幼儿更加直观地了解鼻子的形态和功能,还可以尝试运用其他美术形式表现鼻子,如拼贴、拓印等,让幼儿体验不同的美术活动形式。
本次中班美术教案以“鼻子”为主题,通过让幼儿了解鼻子的基本结构和功能,引导幼儿运用美术手法表现鼻子的形态,在教学过程中,通过观察、讨论、示范、指导、幼儿创作、展示与欣赏等环节,有效培养了幼儿的观察力、想象力和创造力,激发了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,通过延伸活动,让幼儿在游戏中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,增进亲子关系,在今后的教学中,可以进一步丰富教学资源,尝试运用其他美术形式表现鼻子,让幼儿在多样化的美术活动中得到全面发展。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