教学目标
1、知识与理解:使幼儿了解春天的季节特点,认识春天的常见事物和色彩。
2、技能:通过美术活动,提高幼儿动手操作能力,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。
3、情感态度与价值观:激发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,感受春天的美,培养幼儿的审美情感。
1、春天的色彩:引导幼儿观察春天的景色,了解春天的色彩,如绿色、粉色、蓝色、黄色等。
2、春天的元素:引导幼儿了解春天的常见事物,如花朵、树木、小动物、风筝等。
3、创意绘画:鼓励幼儿运用所学的颜色和元素,进行创意绘画,表达对春天的感受。
教学准备
1、绘画材料:彩色画笔、画纸、水彩颜料、毛笔等。
2、教学图片:春天的风景照片、春天的元素图片等。
3、教学工具:展示台、投影仪等。
教学过程
1、导入新课
(1)教师带领幼儿观察春天的景色,感受春天的气息。
(2)通过展示春天的风景照片和元素图片,引导幼儿了解春天的色彩和元素。
2、探究学习
(1)教师向幼儿介绍春天的色彩,引导幼儿认识颜色,如绿色代表草地、树木,粉色代表花朵等。
(2)教师出示绘画材料,介绍绘画工具的使用方法。
(3)教师引导幼儿讨论春天的元素,如花朵、树木、小动物、风筝等,并让幼儿描述自己对春天的感受。
3、实践操作
(1)幼儿自由创作,运用所学的颜色和元素,进行创意绘画。
(2)教师巡回指导,鼓励幼儿大胆尝试,发挥想象力。
(3)幼儿互相欣赏作品,交流创作心得。
4、作品展示
(1)将幼儿的作品展示出来,让幼儿欣赏彼此的作品。
(2)教师评价幼儿的作品,肯定幼儿的创意和努力。
(3)让幼儿介绍自己的作品,表达对春天的感受。
5、课堂小结
(1)回顾本次课程所学的颜色和元素,总结春天的特点。
(2)鼓励幼儿在生活中继续观察春天的景色,发现更多的美。
(3)激发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,培养幼儿的审美情感。
作业布置
1、请幼儿回家与家长一起寻找春天的色彩和元素,记录下来,并与同伴分享。
2、请幼儿运用所学的颜色和元素,创作一幅以“春天”为主题的作品。
教学反思
本次教学通过引导幼儿观察、讨论、实践,使幼儿了解了春天的色彩和元素,提高了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,培养了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,通过欣赏同伴的作品,增强了幼儿的审美情感,但在教学过程中,发现部分幼儿在颜色搭配和元素组合方面还存在困难,需要进一步加强指导,在今后的教学中,我将更加注重幼儿的个体差异,提供更具针对性的指导,促进每个幼儿的发展。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